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张华英(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

当收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举办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的消息时,最初的目的很简单:鼓励学生参与,感受北京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励学生的自信。

如何指导学生?我并没有明确的想法,日常教学中也没有专项的历史写作训练。只是依据自己浅薄的专业经验觉得历史写作与语文写作是截然不同,语文写作可以虚构,历史写作不能虚构,必须建立在真实的事实之上。但在主题的选择方面与语文写作的主题选择应该一样,主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投入地收集材料,在众多的材料中找到历史的印记,寻得历史的感悟,记录自己的心境。当我把本次大赛的主题“述说身边的历史”所围绕的三个主题:家庭长辈的往事、学校的校史、社区(村落)的变迁告诉学生们时。特别强调两点: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其次,选择的这个主题很容易收集到第一手的资料。从学生们最后行文看,很多学生选择了家庭长辈的往事,其次是选择社区(村落)的变迁和学校的校史。尤其是最后进入决赛的姚华丹和李小芳同学,她们均是因为爷爷的故事感动了自己,觉得很有感触,必须记录爷爷的一生。

九月份引导学生选题,然后学生开始了一个多月的素材收集。新的问题来了,学生们将收集来的素材按照语文记叙文的方式记录了,该如何体现历史写作的特点呢?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向我请教,我首先让学生按照最基本的通史体例将收集的素材逐一行文记述,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通读长辈、学校或者社区的故事,自己去寻找其中的历史印记。这个过程中我沮丧地发现学生只是关注教材的历史知识,或者说他们的眼中只有那些影响社会巨大进步的历史,而忘了历史也在生活中,也在自己的身边。我们在缅怀那些伟大的人物和事件的同时,我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创造着历史,或许这次历史写作可以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去记录那终将逝去的人、那即将消失的村落、那不断变化的学校。于是我与学生一起阅读他们记录的故事,慢慢品味其中岁月的痕迹和蕴含的斑驳的历史故事。

我突然想起苏轼《题西林壁》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许多鉴赏分析说这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因此认为此诗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换一个角度,是否可以认为庐山本就应该千姿百态,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景色就不一样了。把这句诗用在分析学生收集的素材上 ,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他们所记述的历史故事?从而得出不同的解读。政治家可以从政治的角度解读历史,经济学家可以从经济的视角解读历史,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历史,历史学家可以从不同的史观解读历史。我的学生是否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解读他们笔下的历史故事呢?那会是怎样的解读?又会有怎样的火花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并没有过多干预学生的行文,只是强调敬畏史实,尊从心灵。

或许学生的历史写作还过于青涩,观点亦过于稚嫩,逻辑亦有些许混乱。但他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历史对话,与学校历史的对话,与长辈过去的对话,与社区历史的对话。他们知道了历史不再是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叙述,不再只是考试中的ABCD,不再只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历史就在我们身边,那么鲜活,那么生动,那么碰触人的心灵。李小芳同学在写完爷爷的故事后对我说:“张老师,我一直想记述爷爷的故事,但我从没有如此近距离地了解过爷爷。”这次活动使学生与家人的距离拉近,与母校的距离拉近,与社区的距离拉近,与他们曾经参与或者不曾参与的历史细节拉近了距离,这些将永远地定格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又或许他们对人对事的认识也正在悄悄地变化。


本文是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活动感言。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