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写作——从习得到获得 从过往到未来
温先发(江西省赣州中学)

2017年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暨全国中学生史学论坛的胜利召开,是爱好历史、富有历史素养的同学们施展才能的一场盛事;是引领中学历史老师教改前行的方向;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论坛主题是:讲述身边的故事。做为一线中学历史老师指导学生挖掘、记述历史时,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创设多种适宜的、趣味性的历史活动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对社会现象和身边故事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能以辩证的,客观的,多维度的眼光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追寻者。培养学生基于独立思考基础上的批判精神,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做到不唯书,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大胆批判的新时代中学生。下面由我来介绍近几年开展历史素质教育活动的一些心得和粗浅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2005年大学毕业后的我,回到我的母校江西省石城中学从教,兢兢业业,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味追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学生成为学习历史的机器,机械的运转,索然无味。我就开始思索如何让学生学起来更有韵味,更有实际运用的灵活性,如何走出课堂挖掘出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效性,让历史更加贴近生活。在我思索的几年中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口,2012年,对我来说是个转折,我调任到我现在的学校——江西省赣州中学,她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赣州中学立足苏区现实,首创“红色班”,开设“宏志班”。“红色班”面向全市招收老红军、老革命、老干部、劳模、道德模范、军烈属、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其他先进荣誉的红色家族的后代。这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专门为革命后代开设的班级,开辟了向革命后代奉献优质教育资源的先河。这是赣南教育史上的创举,也是拥军优属的现实典型。为我们历史写作、记录、讲述身边的故事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赣州中学非常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为提高同学们的文化品位,培养与发展同学们爱好与特长,校内有近30个学生自己组建的社团,其中跟历史有关的社团有三个(周末红色影院、红色历史文化社团、赣南承风),各社团成为同学们锻炼自己能力、展示自身风采的自由空间。活动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关注现实,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

活动开展既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要有可行性、操作性。首次接触组织历史活动有点忐忑,感觉无从下手。我采取的方式是组织社团和学生去参加其他官方组织跟历史有关的活动。2012年我校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大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关注并追寻身边的故事。以学生为中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互助历史教育活动。大赛一共举办六届,我组织学生参加了五届。我先后通过班级、社团发动学生,征集有意向的学生,组织培训、协助立意、修改稿纸等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每一届学生在历史研究及写作实践中逐步掌握历史研究和记录方法,培养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增进代际沟通与融合,逐渐塑造了独立自主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意识。

尽管只能面对历史的影子,我们却有信心一点点逼近历史的真实。这种信心来自于虔诚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这种态度便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同情的理解”和大卫*休谟提倡的“彻底的怀疑主义”,既敬畏历史又不陷于迷信,凡事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却不忘记追问:“事实是这样吗?拿证据来!”而历史研究的方法林林总总,都不外乎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务必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为此,我们除了参加其他组织的活动外,也开始尝试开展跟身边历史有关的活动,立足地方特色,关注过去、着实现在、展望未来。其中主要是开展跟历史有关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激发学生探寻历史、记录历史的兴趣,从而寻找历史研究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如: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国发〔2012〕21号《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旨在支持赣南等原央苏区振兴发展。原文第五大点战略定位中写到:“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为弘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我每年在学校开展一个地方特色的历史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都跟我们很贴近,也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如在2012年开展的主题是《赣南客家围屋的调查研究》亲临围屋,感受客家人热情,熟悉客家文化。2013年是《赣南本土红色资源分布情况调查》,搜集文献,实地勘察,让红色资源不沉默。2014年是《保护革命遗址,弘扬苏区精神》,通过走访老红军、实地考察调研,查找文献、寻找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等,丰富了苏区时期的革命历史,对调研革命遗址保护现状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向社会发出倡议。2015年是《千年宋城——福寿沟的调查》,赣州号称千年不涝之城,追根溯源,很有趣味。2016年是《赣南油茶产业前景的调研》,2017年是《赣南采茶戏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和《赣南部分地区古村落的变迁调查》等活动,这些历史实践活动连续5年参加江西省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竞赛均获得江西省一等奖。活动本身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找、采访老红军和当地居民、拍照、文字记录等,进行素材的整理和形成系统的研究报告,是对历史写作、记录的挖掘提升。在实地调研中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知赣南地方历史特色,感受苏区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拉近了历史与现实距离,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怀。在挑选素材、图片、摘抄文献中培养学生鉴别史料和合理利用史料的能力。在撰写调查报告和历史记述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要反思:不管你是否自觉,我们总是借助过往的经验来理解当下并预测未来。然而,这些过往的经验(历史)并不会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它总是转瞬即逝,只留下或明或暗,或正或斜的影子(史料),任凭来者对影追思。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记录、论证和整理。

再好的方法,不为人用,都是没有意义的。在几千年的王朝时代,书写历史只能是史官们的权利,其内容也不外乎"王侯将相的家史"。通过每年的历史实践活动,历史研究及写作实践,逐步掌握历史研究和记录的方法,培养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为此,我开始开拓性的开展活动,关注时事和现实,着眼于服务社会。2016年组织学生开展《东江源水资源自然保护》实地调查和2017年的《农村学校饮用水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八个贫困县为例》,先后获得由国家环保部组织的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赛区选拔赛国家二等奖和国家特等奖(全国共3类,每类仅一个),为此,现本班钟先韬同学在这项活动中表现优异,于12月23日在京参加了“钱易环境奖”颁奖暨学术报告会活动,并获得奖金。同时,我在关注农村饮用水的同时也关注城市居民用水。2017年针对城市饮用水问题,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科普宣传,通过走访、参观自来水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地,组建的饮水思源科技兴趣小组形成了《珍爱生命,保护水源》科技实践活动成果,该活动的全程一直受到当地电视台、网络媒体、报纸的关注、报道、转载,并成为赣州市政协提案。同年该成果荣获2017年第三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即全国一等奖);2017年指导的《“互联网+”背景下赣南油茶产业前景的调查报告》也获得清华大学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组织的第二届“登峰杯”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反思其因,无异于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培养出学生科学务实的态度、缜密的思维和对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的恰到好处。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发表著名演讲这样说到:“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曾经被排挤在大历史之外的普罗大众觉醒了,公民写史的潮流已经悄然形成。尽管起步之初泥沙俱下,但这股浪潮毕竟挣脱了权力对历史的锁禁,为整个民族的新生开启了大门。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乡风貌瞬息万变,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正在加速成为历史。古老的城镇、宁静的乡村、别具风格的民居、气势恢弘的庙宇、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俗文化,还有那或惊心动魄、或婉转隽永的家族陈年往事都随着时光的推移迅速消逝。

揭开历史尘封的印记,探寻先贤智慧哲理。同学们,我们所处的当下就是明天的历史,让我们把握现在,用我们青春年华书写属于自己,也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历史吧。


本文是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活动感言。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