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写作的“小”和“大”
王志彬(北京四中)

叶夫图申科有一首诗叫《世界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

世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
他们的命运就像行星的历史
每颗星都有自己独有的一切
星际也再也没有类似的
如果有人一辈子很平凡
而且和平凡的生活相处甚安
那么他的这种不引人注目
正是他在人间的有趣之处
每个人都有他个人的神秘世界
这世界有它最美好的时节
这世界也有最可怕的瞬息
可是这都不会为我们知悉
如果一个人死去,与世永诀
随着他,死去了他的第一场雪
他的第一个吻,第一场战斗……
这一切他都将随身带走
不错,留下了桥梁留下了书
留下了机器留下了画幅
不错,有不少东西留在人间
但总还是有东西一去不返
这就是这场残酷游戏的规则
并非人死去,而是世界死去
我们记得这些有过失的凡人
可我们何曾当真了解他们?
不错,留下了桥梁留下了书
我们何曾了解兄弟了解知己
我们何曾了解唯一的爱侣
哪怕是我们自己的父亲
我们所知虽全,可所知等于无
人们一一离去……不可挽回
他们的神秘世界都永不复回
就因为这一切的一去不返
每次都逼得我要放声呼喊

每一个人都特别有意思,可是“每个人”太多,就选取“这一个”, 这个“人”“事”“物”会是谁?

他可能生活在你的身边,生活在你的视线里。然而,这一个,你只看到他的这一面,而你又很想了解他的那一面。这一个,你似乎知道他的一切,但又并不确定是否真正了解他。大约,你从未真正走进他。

他是一个走近了你,而你却未必走进了他的人。他真真切切地生活在你身边,他是具体的“一个”,也是具体的“一群”;他的个性和追求也许正代表着你的个性和追求。从他身上,你也许可以发现一个时代的踪迹,甚至一个时代的呼唤。“他”真实的带领着你我脚踏实地的生活着。

我们何曾了解兄弟了解知己
我们何曾了解唯一的爱侣
哪怕是我们自己的父亲
我们所知虽全,可所知等于无

这样的文字在眼前一一铺展开,内心作何感想?人生短促,倏忽而逝,很多事人力无法改变。祖辈、父辈,他们陪伴我们幼小的生命走到而今,有时觉得彼此熟稔到言语都是多余的,日日生活的校园,比在家呆的时间还要长,然而他们我们又何曾真的了解他们?而他们往往是有故事的,而这些故事的开启,则需要一个适当的契机,需要认真求教的态度,否则,压箱底的心事又岂能轻易道出?

所以,首先是态度,是求教的真诚。必须静下心来和“这个人”好好聊一聊,只有这样,你获取的材料才有可能是真实的。对于一个充满历史味道的“他”,该是后来者的姿态,是谦虚、也是审视;是敬意、也要客观。

既然是历史写作,最核心的应该还是“真实”吧,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在晋董狐笔,在齐太史简”,以生命捍卫历史的真实,理应成为历史写作的核心价值。李超颖同学在写作后记中说“我回想起很多从前读过的历史故事,想起崔杼弑君,想起司马家族,想起我在雨中拜谒司马迁祠,在他的碑前默诵《报任安书》。突然感觉到一股力量,从他们身上,传承到我的身上。作史官,写史书,第一要紧的就是真实,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写下一个真实的故事。”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的信,写下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才是历史写作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写作要素吧。

确定你的写作对象,无论你选择写一个人,还是写一个学校,都需要慎重,要先掂量你是否具备这样的时间、精力?你能否搜集到足够充实的资料?你是否能够获得对方足够的支持?李超颖同学写自己的舅老爷,因为本身是亲戚关系,再加上舅老爷已经退休,沟通的难度会减轻不少,但是因为不在同一座城市,只能打电话、微信等方式,算下来,时间很漫长,这也算是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锻炼吧。彭斯卓同学写得是北京四中的历史,四中今年正好是110周年,通过老师们的帮助找到了校友会的老会长,也是以前的四中副校长,他手上有很多资料,除此之外,彭斯卓还需要对在四中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进行访谈。无论是私人历史的写作还是一个群体的写作,首先是资料的搜集得丰富。年轻的太史公博览群书,并壮游天下,网罗天下散佚旧闻,正是为日后的《史记》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资料准备好了之后,就是确立“写什么”的问题。凸显什么?你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的这一段历史?北京四中已经走过了一百一十年,它走过的路伴随着“维新变法”、“五四”、“抗日”、“建国”、“文革”等等,写什么不写什么是一个大工夫。学生在纷繁芜杂的材料中一定要选择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但又必须最能体现写作对象的风骨,因为感兴趣往往用力最深,用情最真;风骨之处则是传主能够站立起来的原因,也是你写作的价值。

真正开始动笔了,怎么写?文章的开头非常重要。一篇文章的开头往往影响甚至决定整篇文章的情绪和调子。我以为历史写作,要从小处切入,何谓“小”,是细节,是生活的一个侧面,是一个瞬间;但是这个“小”中又有“大”,大指的是整个写作对象的精神风貌,整个人、物的气质特点,大约能从这个“小”中能窥测一二。而且这个开头一定要抓人,一定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举个例子:

学历史的人(一稿)

那节是历史课。王老师推门而入, 脸上带着灿烂甚至有点“狡猾”的微笑,同时也带来一股清新的风。窗外的雾霾不知什么时候已被大风吹散,只剩干净的蓝天,和充满激情的初春的太阳。刚刚还在沉睡的同学们,已被那清新的风唤醒,揉揉惺忪的睡眼,便立刻有了精神,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同学们都明白,一场极其精彩的历史戏剧就要上演,而唯一的主角,就是王老师。

捕梦者(二稿)

他陷在舒适的扶手椅中,仰望着书架上排列得密密麻麻的书籍。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其中的一本上,起身从一列书间抽出那本书,重又陷入椅中。那本书的书脊早已开了线,封面泛黄,上边的孙悟空的画风古老而幼稚。他夸张地笑着,翻开看了几页,随后盯着某一页出了神。

那本沾上油渍的《西游记》连环画是梦开始的地方。

这是我们日常写作指导的一个实例,相较于一稿,学生的二稿更多是细节描述,是客观呈现,让读者通过这些外在环境的描写窥知这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没明写,可是都写出来了,这才是写作该有的样子吧。

梁启超先生开创有“笔锋常带感情”的时务文体,新闻史书中用“如饮狂泉”来描绘当时读者阅读梁文时的情形;新华体以其及时、准备、鲜明、简短、生动活泼而深受业内人士好评,如《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名篇,至今仍广为传颂,奉为经典。近年来,随着特稿写作的兴起与发展,不少媒体又引入了一种新的写作文体——《华尔街日报》体(以下简称华体)。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于1889年由查尔斯·H·道创办,是道琼斯公司财经新闻社的喉舌,销数200万份以上。1940年以后,该报发展为以金融界为主的综合性报纸,读者群体涵括金融企业界人士,政界及中上层知识分子;内容涉及金融经济报道与评论,并重点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刊登政治、社会、科学、教育和艺术方面的评论和特稿。在国际社会有着良好的声誉,报纸行销100多个国家。于1978年在香港出版《亚洲华尔街日报》。

华体指的就是该报常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多运用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与写作中,以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人物小故事开头,再自然过渡,层层递进,如同剥笋般逐步地把所要交待的新闻大主题和盘托出,最后又呼应开头,回以开头时的人物身上,作点化式结尾。二稿的修改其实就是学生实际应用“华尔街体”的一个表现。

华体引入了讲故事的形式,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故事主角,而且最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其次选取人物的什么事、哪些精彩片段才最具代表性,又能与主题吻合,很自然地切入进去。

在进行主体写作的过程中,也一样要贯彻“小”和“大”,事迹要“小”,要切实到位,才生动形象;“大”是个体生命生活的背景,是时代,是历史的洪流。

李超颖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就体会到了历史的“小”与“大”。“小,小到我身边的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从前,我的老师说过,我们的历史,是王侯将相的历史。我们通过史书,看他们纵横捭阖,血战沙场或是勤政爱民,以为他们便是历史的主体,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只是那些没有机会名留青史的平民百姓,难道他们的故事就不够精彩吗?因为特殊的历史地位,他们没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在历史中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团体,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大环境,背景,风俗。我们所熟知的那些‘著名’人物,正是在他们所创造的历史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戏码。可惜人们总是关注那些抛头露面的人物,却总是忘记这些默默无闻之人。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们也将成为历史。也许我的名字不会被人铭记,也许我只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但是我的故事,一样精彩。讲述我身边的历史故事,也许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大,大到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也难免受到历史大环境的影响。在写真正采访之前,我早就听过很多次舅姥爷的故事。我原以为,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没有受过太多的外界的影响,全凭自己的本心。只是,在我真正落笔之时,才发现原来他人生中的转折点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是契合的。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中,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我们自以为命运与人生全凭自己选择,其实只要一点小小的力量,就像三年经济困难或是文化大革命,就足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经由这段文字,李超颖同学完全弄明白了自己要写什么,要怎么写,而且她完全懂得了这一次历史写作的意义。经由历史写作大赛,学生能够去关注身边的亲人,能够去深入认识长于斯的校园,能够和一个陌生人来一场无关利益的深度对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它让学生把各种感官调动起来,让学生把感动和理性结合起来,然后凝定成为文字,这些文字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除却获奖的证明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有一群人都再这样做,这是“吾道不孤”的温暖和感动。

写作是写“这个人”;然后是写“这个人”与“我”的关系,写完了,你会发现“这个人”和“我”自然就建立起了关系。

沈从文先生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放开怀抱,坦诚相待,关注和发掘生活中“这个人”过往的“历史”,并且发现他拥有的令你为之感怀的品质,然后烛照己身的不足并寻找自我成长的路向。“他们”的故事,故事里的悲欢离合,人性的坚忍,困窘中的高贵,平凡的唯一,这一切一定会感动你我,鼓舞你我,也一定丰盈了你我。

在无数个“他们”身上,看到人生的无数种可能,在分享“他们”生命经验的时候,收获自己的成长,并最终帮助我们走向完善。

最后引用我曾经的学生现就读于北大中文系的卜天泓写作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吧: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历史写作的讲座,讲的是如何书写家庭史,我们亲人的历史。有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如果我们不去将我们亲人的历史记录下来,那么他们就会湮没于时代中,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无差别统计数字。

我不希望我爱的亲人们最终留下来的痕迹,是一个无差别统计数字。当我的亲人离我远去,与我阴阳相隔,我会是他们曾活在世上的证明。当我也最终化为尘土,证明他们活过,证明我活过的印记,会是我的文字。

心中忽然暖流激荡——我想起我的父母、我的祖母、我的‘七大姑八大姨’。我希望我能了解更多他们的故事,我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他们的故事。

这是我的责任。”


本文是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活动感言。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